多环境刷怪场是一种高效获取特定怪物掉落物的建筑结构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控制不同环境方块的位置,实现在单一场地内切换多种生物群落。建造前需明确目标怪物的生成环境,并准备对应的物块,如丛林草皮、雪块、腐化/猩红方块等。场地选址应优先选择平坦开阔的地下洞穴层,避免过深接近岩浆区,以免干扰刷怪效率。基础结构包括刷怪平台、安全据点、环境切换装置及陷阱系统,确保玩家能安全高效地击杀怪物。
刷怪场的建造需遵循游戏机制,尤其是环境判定范围和刷怪范围。环境判定范围以玩家为中心,左右约83格,上下约64格,需在此区域内集中放置对应环境方块。刷怪范围则更小,左右62~84格,上下35~47格,怪物仅在此区域内生成。建议使用电线标记边界,避免误判。关键技巧包括利用制动器虚化方块切换环境,以及铺设岩浆或陷阱自动化击杀怪物。注意背景墙需全部清除或替换为人工墙,防止干扰刷怪。
多环境刷怪场的核心功能依赖于物块摆放和电路控制。每个环境的物块需集中放置,并通过开关连接制动器实现快速切换。丛林环境需要至少140个丛林草皮,雪地环境需1500个雪块,沙漠环境则需混合普通沙块与猩红/腐化沙块。电路设计需确保物块虚化后不影响刷怪,同时避免不同环境物块相互抵消(如神圣与腐化)。建议在安全范围内放置增益道具如篝火、红心灯笼等,提升战斗效率。
优化刷怪效率需关注生成速率和怪物上限。生成速率受环境光照、玩家Buff等因素影响,可通过和平蜡烛或镇静药水降低干扰。怪物上限通常为15只,超过后新怪物将不再生成,因此需及时清理。对于飞行或远程怪物,可在刷怪平台两侧加装单向门或岩浆陷阱。后期可升级为全自动刷怪场,结合传送带或机关进一步减少手动操作。